“最近几年睡眠问题成了慢性病防控和慢性病管理的一个盲区。”3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庆云在《人民名医》直播节目“健康睡眠,远离慢病”时介绍,当前发生在睡眠期的疾病大约有90多种,如果不关心睡眠时长以及睡眠质量,会影响到慢性病的有效控制。“我个人建议在慢性病管理中纳入对睡眠的评估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特别是有明显肥胖、日间嗜睡、代谢紊乱等人群。”
慢性病患者更需要一个好睡眠
(资料图)
李庆云介绍,睡眠期的疾病通俗来讲分为三方面,一是睡不醒,如发作性睡病;二是睡不着,如失眠;三是睡不好,如睡眠呼吸障碍。睡眠呼吸障碍,最常见的就是睡觉时打呼噜,并伴有呼吸暂停,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Lancet Respir Med》2019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报告显示,中国的OSA患病人数已达1.76亿,居全球首位,其中需要积极治疗者超过6600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造成睡眠片段化和慢性间歇低氧,患者白天会有明显的打瞌睡症状,早上起来有非常剧烈的头痛,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这个低氧再复氧的过程,会对血管造成很大损伤。还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睡觉的时候血压升高,与正常人夜间的勺型血压不同,给心脏带来负担。同时,反复呼吸暂停造成睡眠片段化,看似睡得香实则没有深睡眠,白天嗜睡影响生活。”
“这样的状态如果存在于慢性病患者身上,等于是雪上加霜。”李庆云介绍,以慢阻肺患者为例,本身处于长期慢性低氧的状态,睡眠时如遇到睡眠呼吸障碍,发生间歇低氧,双重打击下就很可能发生更加严重后果。通过这些年的研究我们也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会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加重。所以,一定要确保慢阻肺患者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睡眠健康与慢性病防治相辅相成
李庆云建议慢性病患者要做睡眠评估,即睡眠量表,以及做一个多导睡眠图,即睡眠呼吸监测。现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大部分都有睡眠呼吸监测的设备和睡眠中心。
李庆云指出,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无创呼吸机。此外,还有口腔矫治器、减重治疗、耳鼻喉科手术等,现在很多医院会采取多学科诊疗(MDT)。而相关药物目前还在临床试验中。
李庆云提醒,睡眠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原则是睡觉就应佩戴,且每天晚上佩戴不低于4小时,才能达到治疗的作用。“还是需要提高使用的依从性来达到对慢性病的防治。”同时,还需要定期随访,呼吸机里的记录卡会记录每天使用的时间、压力、残留呼吸事件、漏气等情况。
责编:呼梦瑶
校对:毛圆圆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