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继承周文王遗志,率领各路诸侯讨伐纣王帝辛,并在牧野大败商军,促使纣王帝辛自焚而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一战,来自西部边陲的姬周王朝成为天下的共主。
定鼎中原后,周王朝开始大封天下,然而早在周文王时期就已经投靠姬周,并成为周朝火师的芈姓熊氏一族,一开始并没有得到爵位的封赏,依旧做着火师的官。
不过,熊氏一族的耐心也是令人敬佩,从鬻熊开始,历经熊丽、熊狂、熊绎四代,在成功熬死了周文王、武王、成王后,终于在周康王统治时期得到了天子的垂怜,获得了子爵封号,并赐国名楚!
西周的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熊氏一族得到的爵位虽然处于末等,但意义非凡,因为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成为了一方诸侯,可以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和臣民。
自此,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是,楚子熊绎根本没有想到,他的封地不在土地肥沃的中原,却在南方的蛮荒之地,荆山丹阳!
实际上,周康王是看不起熊绎的,封给熊绎一个子爵,还是念在他们熊氏一族侍奉周王室多年的情分上。
所以楚子熊绎从封地赶到京师镐京,和齐公、卫伯、晋侯、鲁伯一同觐见天子后,只有他没有得到天子恩赐的宝器。
"昔我先王熊绎,与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左传·昭公十二年》
周天子这种厚此鄙薄的态度,在楚人的心里埋下了怨恨的根。
二、楚国确实太穷了,封地不过五里,地薄物稀,刚到封地的熊绎,建立了祖庙后居然找不到祭祀祖先用的牛。
穷困潦倒的熊绎,被逼无奈之下,带着族人从临近的鄀国偷来一头还没有张角的小牛,因为害怕鄀国的讨要,连夜杀牛祭祀,可以说是非常的辛酸。
然而,即使是这样,熊绎却没有忘记自己作为诸侯的职责。
自舜帝以来,每逢秋收,诸侯都要带着封地的土特产奔赴王城,向天子述职,并汇报自己这一年来的思想问题和工作总结,这是传统也是惯例。
大周王朝建立后,这种优良的传统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
歧阳会盟就是周天子举行诸侯述职的大型会议,这场会议还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并让诸侯们感受下天子的恩德,改善下诸侯们的伙食。
楚子熊绎乘坐着破旧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楚地的桃木弓、枣木箭一心奔向歧阳,感受下身为诸侯的荣光。
只是他想不到的是,诸侯会盟的酒席,根本就没有他楚子的位置。
原本还打算向天子诉诉苦,和公、侯、伯等大咖们联络下感情的熊绎,在王室安排下和鲜卑的酋长一起"守燎",就是看管祭祀的火堆;还要不停的"置茅缩酒",也就是用苞茅的茅草过滤带有酒浆的酒,把酒由浑浊过滤成清酒。
这对于熊绎来说,绝对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再不济自己也是诸侯,虽然是子爵。
千里跋涉,带着贡品朝贺天子,最后却只能守着火堆干着过滤酒的差事,偶尔抬头看着远处的人影幢幢,熊绎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然而,是谁冷却了楚国国君那颗一心向组织靠拢,积极向上的心?是制度,是傲慢,更是周天子骨子里散发的那种不以为然。
自己酿造的苦果需要自己吞,周天子怪不了别人,对自己分封诸侯的漠视,对自己身份的高估,死抱着成见而不知道变通,最后被吞噬的只有自己。
就像今天的企业,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的潜力,如果你的员工还有一份热情,还有一份真诚,还有一份执念的时候,请好好珍惜他。
珍惜当下,才能更好前行!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但这一切都是有根源的,因为他楚子熊绎,封地在丹阳,在周天子眼中属于蛮夷,史书上称为"荆蛮"。
三、楚国是愤怒的,然而力量才是决定命运的根本关键。熊绎回到丹阳,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筚路蓝缕",楚国开始强大起来。
楚国的强大令周天子感到不安。
没有人知道楚子和周天子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因为熊绎在歧阳会盟上遭到的屈辱,熊绎的后继之君因为国力的逐渐强大已经对周天子生出了怠慢之心,这样的后果就是引发了周王伐楚。
周昭王三次伐楚,虽然让荆湘一带的蛮夷看到了天子之怒,但也动摇了周天子的威严,因为第三次伐楚,周昭王"南征而不复",战死在汉水,王室军队全军覆没。
自此,楚子第一次被周天子和中原诸侯所正视,而周王室更是将宗室姬姓兄弟、叔侄分封在汉水、淮河一带,建随、唐、蔡、应、息等数十国,史称"汉阳诸姬",试图遏制楚国的扩张。
这一刻,荆蛮楚子的兵锋已经让周天子感到了一丝恐慌!
四、自从周昭王第三次伐楚身亡后,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和影响力开始衰落。
周夷王统治时期,诸侯开始互相征伐,等待这一刻许久的楚子熊渠替他的高祖熊绎处理一口恶气,是第一个向周天子露出了锋利牙齿的诸侯。
熊渠以蛮夷自嘲,不尊周天子号令,"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向西灭庸国,向南驱赶扬越进入江汉平原,向东灭鄂国,并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
但周厉王上位后,熊渠为了保存实力,废除了儿子的封号,但他的这种疯狂的举动却在周天子极力维护的贵族分封制度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更是为他的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楚国由开始的五里封地逐步成为荆蛮之地的大国。
五、熊渠之后的楚君,依然恪守中原之礼。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周天子的认同,挤进高级诸侯俱乐部。
只是这种愿望被周王室那种来自骨子里的蔑视给打破了,这也彻底激怒了楚国。
熊通继位后,兵临随国城下,在随国国君战战兢兢下,提出了让周王室更换他的爵位,这么简单的要求被周桓王给拒绝了。
楚国从此彻底对周天子绝望了,熊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不是你卑躬屈膝就能到来的,人们的那种由骨子里带出来的固定思维不会因为你的强大而改变。
公元前704年,熊通在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同下,一怒之下自立为王,并接受了随国的俯首称臣,独霸汉东。
"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史记.楚世家》
熊通的做法,开创了诸侯称王的先河!
在熊通之后,周天子的宗室诸侯,地处蛮夷之地的吴国,国君姬寿梦也不尊天子,自己称王。
到了战国时代,诸王混战,周天子的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早就被诸侯给践踏无数次了。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